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智能音箱作為家庭人機語音交互的硬件終端,被更多消費者選擇。
智慧桿的發(fā)展是分階段的,建設模式、落地程度也和城市治理水平、GDP相關。但是, 智慧桿是一個城市發(fā)展到一個階段的必然,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各城市可以參考現有智慧城市的試點進
當下各大手機廠商都開始采用多攝像頭的設計,而且隨著手機的更新換代,攝像頭數量也越來越多。
從2015年開始,微投產品逐漸進入消費者視野,然而多年以后年銷量還是不過300萬臺左右,“小眾產品”的標簽依然死死地貼在智能微投身上。
5G、新基建加速推進,智能家居的賽道好像越來越擁擠了。
疫情爆發(fā)以后,具有殺菌、消毒功能的智能坐便器行業(yè)被認為迎來了新一輪增長的機會,尤其是有研究認為新冠病毒有可能以糞口形式傳播之后,可以減少直接接觸的智能坐便器降低了交叉感染
2020年4月國內各省市自動駕駛相關政策一覽。
雖然今天將在很大程度上回避標準的智能技術,但不能不提到智能音箱。通過語音控制智能家居,這些小巧的設備是理想選擇,因為用戶可以在家里實現對科技的流暢控制。
縱觀當下的智能鎖行業(yè),可謂亂象叢生。在3500多個智能鎖品牌中,有核心技術、有渠道、有自主研發(fā)實力的可謂鳳毛麟角,這也導致了智能鎖行業(yè)同質化的現象日趨嚴重。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強勢崛起,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快速“走紅”,其中就包括了人臉識別。
從年初至今,住建部、福建省、青海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蘇省、山東省、天津市、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河南省、重慶市等皆有發(fā)布智慧燈桿相關政策。
隨著智能安防時代的到來,更為智能化的安防行業(yè)已不僅僅是完成對全城立體化監(jiān)控那么簡單。在AI、IoT、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號召之下,沉積多年的名詞——智慧城市也開始進入世人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