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夫(好居網用戶)
4868天前 / 閱讀 :
背景:目前中國的室內設計專業(yè)人員大約有100萬人,專業(yè)的室內設計企業(yè)有2萬多家,國內設計行業(yè)幾乎與市場經濟同時誕生,在市場經濟中,本來就不是經營高手的設計師們面臨著設計與經營的雙刃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中國的建筑與室內設計會走向何方?
作為學院派的山東建筑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周長積教授與已經有十多年公司運營的深圳長城家具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成湘文先生與香巴拉設計界主編共同對話香巴拉三人堂,共同討論設計與經營。
注:周,為周長積周教授 成,成湘文院長 J,記者
三人堂: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香巴拉設計界設計師面對面節(jié)目,在這次面對面里面我們邀請到了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周長積先生;深圳成城家具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長城建筑裝飾設計研究院 院長成湘文先生。首先請二位跟我們香巴拉設計界的網友打個招呼聽說二位是學友,是這樣的嗎?
周:各位同行你們好,我們都是原中央工藝(?28.40)學院畢業(yè)的?,F(xiàn)在畢業(yè)從事專業(yè)20多年了。這是我的學哥成先生。
成:其實我們兩個人是77,78都是同一屆。都是同一年畢業(yè)。我早幾個月,他晚幾個月,實際上都是一樣的,他在計教育界從事了幾十年,已經是非常有成就,而且是非常有名望的此類設計院的院長。所以每次他到深圳來,或者我們在類似這樣的場合遇見了我都是非常地高興。這是我們同學中間像有他這樣成就的人屈指可數(shù)。
周:這是我們同學相互勉勵提高的結果,每次我來深圳我都有新的感覺(-27.50),特別深圳作為我的設計之都。在裝,瓷裝這方面也走在全國的前面。即便現(xiàn)在和以前都見多了,人也多了,在我們心目當中,深圳也仍然是一個開放性的城市。這點呢我想從業(yè)這一塊,這次我們看了觀摩展以后,我覺得建筑部,設計專業(yè)委員會組織的這個活動很好。整個的感覺呢,這個設計師很投入。根據(jù)自己設計的條件來量體裁衣,這點我感覺我們目前面對我看大部分的家裝,用心去做,精心設計精心施工。我們面對市場,面對用戶,設計師也追求風格和特點。總的來講它和業(yè)主和用戶溝通得好。這種設計呢就要解決問題,原因就是建筑提出好多一些不足的地方來改善,豐足空間,利用新的理念,新的材料,新的工藝,和新的施工手段達到用戶滿意。這給我聯(lián)想就是大俗大雅,所謂大俗,就是面對引導客戶的提升居住環(huán)境的水平,大雅,就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追求一種風格或者是一種時尚,這樣它能拉中裝飾界甚至設計界的水平,這樣的活動還要經常做,我感覺人才還要大力地培養(yǎng)。因為現(xiàn)在搞這樣的東西,比如說在展覽版面的效果上,制作上,特別強調原創(chuàng)性,這種原創(chuàng)性,剛才我說的大俗大雅,根據(jù)用戶的需求,設計師應該用心設計,把自己的感覺和文化的修養(yǎng),注入到你的工程當中。但這里面我感覺和往年比的還有些美中不足,這點呢,我想特別在計算機制作,計算機是作為客觀的設計工具,必須用頭腦來駕熟它,滿意思想的人是非??仗摰娜?,特別作為年輕設計師,應該增長設計這方面的文化,用哲學的觀點去判斷你的設計,而且在文化底蘊上多增強個人修養(yǎng),比如說作為奧運會火炬的設計非常經典,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精神,中國設計的希望,(非常經典),祥云代表了中國的文化元素,文化內涵,很受歡迎。這點大家看了以后,甚至國外也有贊賞也有很妒忌的,也想當這個火炬,非常羨慕或者一種妒忌,在妒忌也是中國的那種大文化,中國的那種精神,我們年輕人就需要這種。是不是啊成先生。
J:您這是最主要的思想內容是什么?
D:建筑本身就帶有一種批判性,因為你造出來的一個建筑,好的,大家就會模仿,把它當作一個方向。(-23.06)不好的,使得大家就會警惕,不要朝著這個方向去做。
J:您覺得這是上海未來建筑會是什么樣的一個趨勢?
D:這個題目沒有辦法回答,因為它要寫一本書。
J:好像今天工業(yè)協(xié)會的黃秘書長說的一樣,他說,所有的設計都是一個工業(yè)體系的設計。我們非常講究,……(-22.45)
他的一個組織部,所以設計也是個大體,并不是工業(yè)設計體系。是設計藝術的體系。這個大體系,工業(yè)設計它是一個分支機構。真正作為藝術,建筑是最高的藝術。它帶動了裝修,雕塑,壁畫,在歐洲文學史,哲學史,建筑史,都體現(xiàn)了它的文化。建筑這方面,我感覺在中國它的面貌提高,特別城市就是建筑的體驗。
J:那么作為深圳中國商業(yè)化設計特別強烈的一個城市,成先生在深圳做設計做了這么多年,在您用市場的眼光去看今天的觀摩展,您會有一些什么樣的看法呢?
成:其實但談這次對觀摩展的看法和意見,剛才周院長說得很全面了,我想談的是通過這次觀摩展引發(fā)的兩個話題,第一個話題可能大家有的認同有的不認同,就是四次(-21.13)高潮,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此類設計發(fā)展二十五年,這二十五年它此類設計的發(fā)展經歷了四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我們剛畢業(yè),那個時候我們是以學生的身份通過香港這個窗口學習國外的東西,我們是學徒。幾年以后,到了87年至89年之間,進入了第二次高潮,第二次高潮是國外的設計師為了降低成本,雇傭了國內的設計師,讓我們有機會和國外的設計師一起來合作,只是這種合作是低層次的合作。我們是個他做勞務輸出,所有的創(chuàng)意所有材料使用空間處理其實都是國外設計師的,但是經過幾年以后,到了90年代中葉,第三次高潮時候,我們的設計師就能夠部分擔當起此類設計的重擔。特別像我們這一代以及我們后一代的很多設計師都是基本上開始獨立工作,而且在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和國外的一些相對由知名度的一些大師級的設計師進行同場比武。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有我們的優(yōu)勢,我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我們的成績重點就是在如何傳承中國文化。在意境上把中國文化和現(xiàn)代藝術溝通起來,結合起來產生的一種藝術流派,這是第三次高潮。第四次高潮,我可以這樣講,國外的大師,他在中國此類設計的風格已經有百分之百到了大約是百分之幾,當然這個百分之幾還是尖端的。百分之九十甚至以上,此類設計市場已經完全由我們的設計師來擔任了,我們無論從此類設計的最高端頂級的五星級酒店設計,到我們普通老百姓家裝的設計,遍地都是我們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設計師,所有從這次觀摩展我們看得出來,他基本上集中了第四次高潮此類設計中間的一些精華。他代表了第四次此類設計師高潮的一些優(yōu)秀的設計師和優(yōu)秀的作品。這是我引發(fā)的第一個話題。
[page]第二個話題,當代中國此類設計主要的流派是什么,我用了5年多的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在思考和研究,我把它分成三大流派。第一大流派,也是大家經常(-17.22)談到的后現(xiàn)代,這是大家非常熟悉,這后現(xiàn)代呢也是從國外輸出的。輸入進來以后呢,我們把它本土化,所謂后現(xiàn)代也就是說把某時某地某一個時間段,它的藝術或者是前人用過的成果和成品,用到現(xiàn)在來,(產生一種呢……)這樣來說把,把技術和藝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別于現(xiàn)代派的一種手法和流派,它更多的強調的是人文,更多強調人性和人的感情。在工業(yè)設計的時代,人們強調得更多的是技術。后工業(yè)設計時代,或者說后現(xiàn)代派更多的強調的是藝術和人文,這是80年代地90年代一直流行在中國此類設計的一個主要流派,到了21世紀,仍然占據(jù)了我們當代中國此類設計的三大流派的首位。這是第一。第二個流派,我們把它稱為高技派,或者叫高技術流派,為什么我們把它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流派呢?因為它和后現(xiàn)代有個明顯的區(qū)別,它更多的情調的是現(xiàn)代技術,更多強調的是現(xiàn)代快速的生活,這是第二個流派。如果把后現(xiàn)代和高級派加以比較,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他們的一些差別。比如,后現(xiàn)代比較常用的材料是石材,木材和傳統(tǒng)材料,高級派用的材料是玻璃,石頭,金屬,甚至很多暴露結構的金屬。第三個流派,我歸納為多元主義。什么叫多元主義呢?就是它分成了高技派和后現(xiàn)代之外的幾種不同的設計手法。比方說,禪藝,東方和西方在意境上的處理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東方更講究佛教的禪宗。舉個例子,當時我在泰國看過一個五星級客房的走廊,他的客房走廊很干凈。是木制的,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小陶瓷做的小花壇,在花壇上樹了一塊荷葉,一個燈搭在荷葉上,旁邊都是很暗的,唯獨這塊很亮的,但是它是荷葉,荷葉大家知道,很讓人聯(lián)想到佛教,而且它在很安靜的因燈光構成的虛空間中間,它浮現(xiàn)出一種意境。這種意境由于它本身的一種形象所給人產生的聯(lián)想,一種禪意的聯(lián)想,一種佛教的聯(lián)想。我們叫這種的處理叫禪意,叫意境的處理。這是第一。第二個叫懷舊。你如果到過上海,它是老房子的改造。改造成30年代的舊上海,這是一種什么情緒,人老了,他又一種情緒,想念過去的時光,我把這樣的一種人的精神需求,用我們現(xiàn)在的一些設計手法來處理來體現(xiàn)形成了一個固有的手法,我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懷舊。如此等等,多元主義包括的還不只這些,這是其中的幾個主要手法。但是它僅僅是柔化,但是它的量,市場上占的量它不能流成派。
和其他的聯(lián)合起來叫多元主義。我引出的第二個話題就是談現(xiàn)在當代中國主要三大流派在今天的設計展中間有所體現(xiàn)。只是多元主義體現(xiàn)得相對不足,或者它的深度不夠。當一個設計師他的文化內涵比較淺薄的時候,他更多的是注重表面效果,而沒有注重設計空間處理完了以后會創(chuàng)造的意境。通過這個展覽這是我談的感想,同時我有個夢想,在什么時候在我有生之年建立起一個由中國人設計,中國人投資,中國人施工,中國人管理的非常大的市場的此類設計現(xiàn)代民族品牌,而不要動不動就說美國的HBA.美國的威爾遜,美國的NBB界(-10.15),我想中國要培養(yǎng)中國的HBA,中國的威爾遜,中國的NBB界。這就是我的想法,我的夢想。看到今天的展覽以后,我想為時不長,一定能夠實現(xiàn)。
J:中國其實并不缺乏設計師,也不缺乏創(chuàng)意,我們也不缺乏整個設計的文化土壤,但是我們缺乏的是如何將這些設計的資源整合起來,-09.39 怎么去管理他們,運行他們,如果有個成熟的體系的話,有中國的HBA其實并不是一件夢想中的事情。
成:你說的很有道理,實際上呢,你的這個問題其實是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設計師的水平,我們叫個人能力。設計師由分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從事設計工作。第二種類型,叫做設計管理。我們現(xiàn)在設計師的能力應該說,我不敢說和世界上高水平相媲美,但是可以進入世界第二流,第一流我還不敢講。我看了美國大師的作品,確實他們的空間掌控能力比我們現(xiàn)在好成熟,不敢說是先進,設計沒有先進和落后的分別,它是說有成熟和非成熟的分別。這是一個,但是,我們的這一套設計體系,它的理論體系,它的設計管理體系,相對于我們個人設計師,個人水平來說,更落后一點。也就是說你剛才講的,我如果是說有生之年能夠上帝給我一個這樣的機會,能夠把我們的設計院,我們的公司,這樣一套管理的東西推廣出去,我想,最起碼能夠打下中國的半壁江山,建立一個真正中國的民族品牌。
J:但是我覺得中國的那個傳統(tǒng)中間,(中國的傳統(tǒng)很好,)但是中國有個不太好的傳統(tǒng)就是一個作品宗派主義,會有一些地區(qū)區(qū)域性的,或者說是我這批人集到一起,所有好像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都是以自然為主的,也都缺乏一個完整的體系。在這方面我覺得如果能夠讓中國的設計師能夠排除自己的地域或者他們門戶的這種偏見的話,這樣應該會比較好一點。
周:我接著成先生的那個話題,成先生講得非常透徹,回顧了我國裝飾裝修的發(fā)展過程,同時剖析了現(xiàn)在設計一些現(xiàn)狀和將來的發(fā)展,這對我們設計師是難得可貴的。那就是說,從他的工程,雖然我沒有做過這個過程,從一個物質的戰(zhàn)勝一種精神的工程科學家。設計師也是這樣,真正升華到禪宗文化,(-6.19)它已經升華到一種高的境界,實際上我們設計師水平很高,也很聰明,但是這種團隊的合作意識,當然還有管理的意識,包括現(xiàn)在一些整體素質,這塊等等各種原因,我想將來會慢慢完善。
比如說,現(xiàn)在我要提一個新的話題,我們作為業(yè)內這么龐大的隊伍,這么龐大的設計人員,我們也希望有一個作為政府或者民間組合的一個協(xié)會,如果沒有設計師自己的家,那就是現(xiàn)在各路人才都有,而且注冊……(-05.23)行規(guī)管理,如果要和國際接軌的話,國際已經走到牽頭去了,而我們也正在往前走,早晚要走到這一步,那就是現(xiàn)在有好多設計師,特別是自由設計師,他們沒有一個家的歸屬感,如果這樣我們凝聚的那一天我們是很輝煌的。(-05.02)也是我們這一代人,也希望我們年輕人要達到的和追求的境界。
J:周老師是學院派的,成老師是經營派的,兩者之間如果能達成一個合作的話,可能會更加的如虎添翼,那我想請二位各自對對方提一個建議。
周:我作為一個長期專業(yè)教學工作的,我也希望培養(yǎng)我們得意的人才,輸送到用人單位,而且有他發(fā)揮的空間,這點呢,我想作為成總成先生,他是非常愛才的。他現(xiàn)在也培養(yǎng)一批年輕的中堅力量。當然將來以后我們在管理上,在其他一些培養(yǎng)的層次,逐漸地形成一種凝聚力,或者一種力量,到那天,就是我們合作成功的見證。
成:其實你剛才提的這個問題,也是我本人25年的時間在實踐的一個問題。我把它歸納起來叫產學研(-03.09)三結合。產是什么,現(xiàn)在我作為總經理,把裝修作為一個產業(yè)來實施,這是我做的工作。研呢,我用了16年的時間在設計研究院工作,我現(xiàn)在還在帶研究生,是四個大學的客座教授,其中帶了幾批研究生,把很多課題,就像我剛才表述的一些感想,都是我的一些課題之一,進行一些研究、歸納、總結,希望能夠對我們后一代少走彎路,研究國外的一些新的成果。比如我每年多次出國,也就是考察研究國外的成果,學習人家。學呢,就是培養(yǎng)我們學生,這一點上,周院長當然是比我更專業(yè)。我想,此類設計的發(fā)展,如果把產學研三個不同領域結合在一起,就像我這樣,把三個不同的職責集合我本人一身,或者是這樣一個團隊,甚至是說多個團隊,在這樣情況下,中國此類設計的發(fā)展指日可待。
J:謝謝二位接受我們的采訪,那我們一起來說一下我們的口號好嗎?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p>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